2025年5月,家住甘南县某小区3号楼502室的李某首次发现家中主卧天花板上有渗水痕迹,她怀疑是楼上水管渗漏所致,多次找到楼上高某家协商,但对方却说是楼体老旧出现的裂痕渗水,不是自家问题,沟通陷入僵局。打这以来,这处恼人的漏水就成了李某的心病。此后,李某寻求物业及供暖公司的帮助,均表示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看着霉菌滋生、墙体松软,想到长期居住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李某在焦虑与无奈中,最终选择走进法院大门,起诉楼上邻居高某配合漏水检测,并赔偿因漏水造成的损失2000元。
民一庭承办法官杨金荣接手案件后,耐心倾听双方各自的诉求。对李某饱受漏水困扰、担忧健康的急切心情表示理解;对抱有强烈抵触情绪的高某,则从法理人情入手,释明法律,并承诺检测过程将公平透明,打消其疑虑。法官的真诚和务实,融化了高某心头的坚冰。最终,高某同意聘请专业工人进行测漏,承办法官主动提出检测当天全程在场监督见证。
然而,困难超出了预料。因该小区老旧,原始水管分布图纸早已缺失,第一位工人摸索了大半天并未找到确切的漏水点。见此,高某立刻反弹,态度再次强硬起来,不承认是他家的问题,也不同意再找其他人来检测,场面一度紧张。承办法官仿佛看到了渗水背后更深的东西,是邻里日渐稀薄的信任和平日积压的不解与怨气。她深知漏水点一天不找到,双方的邻里关系就一天得不到安宁。若启动司法鉴定程序,不仅耗时漫长,还会增加当事人经济成本,周期长更可能让双方怨气累积、矛盾升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面对当事人的情绪反复,承办法官没有急躁,一面安抚情绪激动的双方,一面紧急联系更专业的技术人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天的检测,技术人员终于在高某家一处极其隐蔽的墙角水管连接处,定位了渗漏点。问题漏水点被当场修复,高某再无二话。漏水源头消除,赔偿事宜水到渠成。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心平气和地进行了协商,高某当场自愿赔偿李某500元,并承担了检测费用。李某对法官高效、公正、温情的工作深表感谢,随即主动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一场困扰多时、几经波折的邻里漏水纠纷,终于落下帷幕。
这起“小”案的圆满化解,不仅仅平息了一场争执、修复了一处破损,更悄无声息地守护了人间烟火应有的底色——人民安定幸福,邻里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