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快兑现,让矛盾纠纷更早实质化解?甘南法院执行局深入探索“执前督促”机制,为推动解决“执行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针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在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前,执行局主动介入实施集中化督促处置,引导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显著提升了司法效率与群众满意度。
“没想到法院没采取强制措施,就帮我们把拖欠了半年的欠款追回来了!”近日,申请执行人刘先生拿到被执行人主动支付的8万元案款后,特意来到法院表达感谢。
执前督促机制是对“前端化解、源头减量”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法官不再被动等待强制执行申请,而是变“后端发力”为“前端疏导”,在立案移送执行的关键窗口期主动出击。通过精准筛选案件、及时送达文书、耐心释法明理、搭建沟通桥梁,法官为矛盾双方提供了在强制措施启动前的宝贵“缓冲带”。这一过程既彰显了司法权威,也体现了司法温度,有效引导当事人理性面对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今年以来,我院通过执前督促化解纠纷80件,促成主动履行金额60余万元,平均化解周期较强制执行缩短60%。
执前督促机制的探索,其意义远不止于个案的高效处理。它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缓解了执行环节的压力,优化了资源配置。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社会诚信意识,让更多当事人认识到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积极价值。通过源头疏导,减少了社会对抗,让公平正义以更快、更柔性的方式得以实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