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1-12-21 09:14:34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南法院结合自身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倾听民声,问需于民,“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穿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始终,让党史学习更接地气,现向社会公示甘南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有关部署,结合职能,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计划和任务清单。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下村屯、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走访困难群众,倾听群众心声。

一是倾听民声,问需于民。

组织开展2次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座谈会,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3条。梳理总结后,建立台账按照反馈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需活动。发放调查问卷1次,了解对群众法院工作满意度评价,以此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二是活动丰富,问效于民。

1.积极开展“五进五必访”和“牵手”企业特色活动。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建立走访台账,记录走访内容,梳理意见建议。院领导带头走访企业,共开展26次走访企业活动。成功“牵手”26家企业,为助理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

2.开展送法进校园4次,1300余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法治教育。讲解实际案例,以案释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校园暴力、毒品犯罪、嬉闹致伤等热点法律知识,师生群体中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3.普法进社区7次,院长向社区书记“面对面”征求意见,并现场为社区发放了立案诉讼指南、打官司不求人明白卡等宣传资料。直播普法4,与社区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就群众反馈较多的民间借贷、诈骗等问题进行线上讲解和答疑。给社区居民奉上了一场又一场“法治大餐”。已接地气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4.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上门立案,为民纾难解困。特别是针对身体有病、残疾不便到现场立案的当事人,提供上门诉讼服务,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加大便民服务力度,让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司法获得感。

5..进村屯化解矛盾。民一庭法官成功调解边疆村40余户农户因转包合同产生的矛盾纠纷。法庭干警深入村屯8次,开展普法宣传,为村民详细讲解了《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担保责任、诉讼时效等群众较为关心的法律知识,为村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6.开展涉民生“雷霆行动”6次。出动执行干警120余人次,执行到位金额1400余万元,列入失信被执行人3例,限制高消费192例。以群众满意度为宗旨,落实为民办实事承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司法温情,温暖于民。

1.走访特殊群体,从法律层民给予人文关怀在晓光村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法官张彤、陈双庆与晓光村看望困难女孩,为其送去慰问品,同时与党支部书记探讨在法律的角度帮助一个困难女孩成长。

2.助力乡村振兴,帮扶贫困户。给予法律指导,送去生活物品等。建立爱心理发室,为村民免费理发,为困难村民送去轮椅等急需物品。

四是广泛宣传,赢得民心。

1.甘南法院紧跟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情况,制发专题系列简报52期,在“两微一网”媒体平台跟进报道。19篇简报被市级及以上媒体转发报道,其中平安龙江建设1篇、省高院1篇、市委政法委4篇、中国新闻网1篇、东北网1篇、人民网1篇。

2.利用电子显示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制作我为群众办实事文化展板2期、悬挂条幅8条、结合“打官司不求人”印发宣传海报1000份,与市电视台合作播出“法庭内外”2期。

 甘南县人民法院

2021年12月20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