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一年,更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撑起法治蓝天的一年。
为经济发展创造平稳安全的公平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确认、运行规则、责任追究都仰赖法律制度及其实施。人民法院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在过去的一年里推行立案登记制,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巡回法庭,依法审理公司诉讼、股权转让、企业破产重整、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完善信用惩戒机制,以实际行动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驾护航。
为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国法院依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依法制裁乱垦滥伐、浪费资源、破坏耕地、污染环境等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以及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依法审理了康菲溢油、腾格里沙漠排污等案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法治保障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的转换。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积极培育和践行法治价值观,弘扬中国法治精神、凝聚中国法治力量,方能实现法治中国梦。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法院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和示范功能,与中宣部联合开展“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主题教育活动,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创办《法治天下》栏目,弘扬法治精神,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通过法治来实现,意味着人民法院的责任担当。人民法院在2015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