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长期关注冤假错案问题。本次全国两会,他更是带来了9个提案,专门谈如何防止冤案。
在这9个提案中,朱征夫提出了要降低非法证据排除的门槛、严格言词证据的采信标准、侦查机关不宜在案件判决前搞立功授奖、试行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让犯罪嫌疑人在电视上认罪要慎重等建议。
其中,朱征夫建议,要创造条件让法官敢于依法作无罪判决。
朱征夫认为,根据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法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既不能排除犯罪嫌疑又不能证明有罪的两难情形时,应从法律上推定为无罪。
“为了防止和减少冤案,避免冤枉无辜,应当为法官依法作无罪判决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朱征夫说。
朱征夫建议,首先是要加强对法官队伍的职业保障,提高法官的工资待遇,解除法官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同时要保障法官职业的稳定和安全。另外,要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排除一切外部干预,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同时要用好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在顶住压力依法作出无罪判决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社会和公众也要提高“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法律意识。媒体要避免在法院判决前先下结论;报道、转播公开审判要注意保护被告人的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