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正转向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赵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于分管知识产权工作,赵雯特别注意到,过去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顶层设计相继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2015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
这表明,中央“从全局的广度、战略的高度,对推进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也对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赵雯主张,应当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的实施。
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她提出如下四点建议:一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案件管辖机制,二是加快研究设立知识产权高级法院,三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四是统一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标准。
经过调研,赵雯发现,目前北上广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仅受理发生在本省级行政区划内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特别是仅受理发生在本省级行政区划内的技术类一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她认为,这一案件管辖机制尚不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统一技术类案件的裁判标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司法保护力度、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有效激励技术创新的功能作用,也不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办理跨地区案件的司法改革精神和要求。
因此,她建议“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跨省级行政区划受理技术类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的案件管辖机制”。
同时,为促进全国涉技术类二审知识产权案件的集中管辖,统一涉技术类二审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排除可能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提升涉技术类二审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效,赵雯建议加快研究设立知识产权高级法院。
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法院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超过8200件,比2014年上升27%。上海不仅是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快速上升且比较集中的地区,而且正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而艰巨。
“上海有条件、有能力设立知识产权高级法院。”对此,赵雯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