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让青年法官迅速成长

  发布时间:2016-02-14 09:15:21


    青年法官是法院未来的希望所在。应当对青年法官加强引导和指导,使他们认识不足、走出误区,尽快成长为执法办案的行家里手。

    案多人少是现阶段多数法院面临的普遍难题,由此更加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可资使用的办案力量。然而,笔者发现,目前青年法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重视理论分析轻视实际操作。当前,青年法官多是科班生,法学理论知识扎实。但由于审判经验不足,存在生硬搬用法理、机械套用法条的现象;制作的裁判文书晦涩难懂,理论性太强,当事人难以理解。理论与实践无法恰当融合,造成案结事不了。

    重视居中裁判轻视主动调查。不少青年法官认为只有居中裁判才能体现公正公平,进而忽视了主动居中调查,使当事人得不到应有的引导。这样既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更容易让当事人产生怨气从而影响裁判。

    重视判决结案轻视调解事了。由于调解技巧不够,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能力评估不足,造成调解质量不高,演化为怕调解甚至是不调解。此外,一些青年法官认为只有判决才能真正体现法官水平和法律权威,虽迫于考核压力进行调解,但自身缺少调解的动力。

    重视案件审理轻视装卷质量。不少青年法官认为应当把精力放在案件审理上,只要裁判后当事人服判,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装卷工作比较繁琐,加上心里上不重视,青年法官有时存在减化装卷手续或不及时补齐缺失的材料等行为,使当事人事后申请档案复印时因找不到递交的证据而心生不满。

    青年法官是法院未来的希望所在。应当对青年法官加强引导和指导,使他们认识不足、走出误区,尽快成长为执法办案的行家里手。

    一要加强实践理性培养。为青年法官提供充分的实践指导,引导他们依靠法条文理宗旨进行大众化的语词表达;借助丰富的案例实践样本,教会他们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甚至可以在抓住法条核心要旨的前提下,教授他们引用普遍生活实例进行裁判说理的能力,实现理论真正指导实践的效果。

    二要做好主动居中调查。及时对案情进行全面分析,理清争议焦点,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准确判断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能力大小和可能面临的困难;要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引导当事人如何取证,必要时青年法官应该主动进行居中调查,可以邀请双方当事人一同随行取证,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切实赢取当事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三要合理利用结案方式。调解和判决只是结案的不同方式,二者各有独特功能。要建立导师制,由资深法官一对一为青年法官提供传帮带指导,提高青年法官能调解、敢判决的办案能力。青年法官也要注重自我提升,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强化分析预判能力,根据具体案情选择恰当的结案方式,能调则调、该判就判,实现结案方式的理性回归。

    四要注重材料卷宗归档。案件材料装卷归档也是一门技能。青年法官应该通过细致、认真的装卷工作,磨炼自己的心智,不断提升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思维逻辑能力。要从繁琐的小细节中理顺思路,形成从立案到判决的连贯性思维,强化思维的严密性,切实提升办案能力。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