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要保护好自己,需加强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需坚守法律红线,严肃办案程序;需正视问题纠纷,妥善处理矛盾;需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纪律。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司法责任制逐渐落实,司法行政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法官依法独立审判的权力得到保障,但随之法官的职业风险也越来越大。除了制度层面需加强对法官的职业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法官自身必须加强自我保护。
加强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是基础。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在飞速增长,然而为数不少法官的法律功底和综合能力,还远远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和任务之需,长此以往,一部分人势必避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因此,必须“洪水未来先筑坝”,才能克服“临渴掘井”和临时抱佛脚的窘境,必须要加强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公平公正审理好每一个案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所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是法官自我保护的基础。
坚守法律红线,严肃办案程序,是根本。在诉讼活动中,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作为一名法官要让自己所办案件,经得起检验,绝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必须严肃办案程序。一方面,要严守法律规定,掌握好执法办案的底线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办案程序。虽然法律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绝不允许任意妄为,否则必被追责。因此,惟有坚守红线,严肃办案程序,讲求法律事实,用法律标尺来办案,这才是法官自我保护的根本。
正视问题纠纷,妥善处理矛盾,是关键。法院是矛盾的聚集地,法官则是矛盾的化解者,法官自我保护的关键,在于正视问题纠纷,妥善处理好矛盾。正视问题纠纷,需要的是法官的胆识和勇气;妥善处理矛盾,考验的是法官的智慧。法官务必做到:一要正确分析形势,不回避矛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二要充分的辨法析理,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动情说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争取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纪律,是原则。如果说,法律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院就是这道防线上的坚强堡垒,而法官就是堡垒中坚定守护这道防线的忠诚战士。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一些矛盾突出的案件中,一旦遇到比较有心计的当事人,法官就会遭到污蔑、陷害,甚至成为舆论的焦点。如果法官自身不干净,必然难以脱身,这比直接的语言或者人身攻击更恶毒;但如果法官自身干净,即使当事人有心报复但也无计可寻。因此,作为一名法官,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纪律,坚守职业道德,把握好执法做事的底线,不贪赃、不枉法、不吃拿,妥善处理好与律师、当事人的关系,公平公正办理好每一起案件,这也是法官实现自我保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应当理所当然地去解决问题和矛盾,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定纷止争;就应当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