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司法公开 -> 规章制度

2015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二)

发布时间:2016-01-08 10:47: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公布时间:2015130日(详见本报201525日第三版至第八版)

上榜标签:注重回应现实,兼具规则创新

内容导引:《解释》在细化管辖规则;明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地位,规范诉讼代理行为;对证明责任分配、举证与取证、证明标准、各类证据的审查判断规则;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尤其加大对虚假诉讼、规避执行等行为的制裁力度;细化公益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以及执行异议之诉等制度方面予以详细规定。

点评专家:肖建国

《解释》的最大特色是针对性强,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回应实践的需要,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大量同类法律问题。《解释》细化、丰富和完善了民事诉讼程序规则,在反映立法精神、遵循民事诉讼法理的前提下,注重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体现出中国的司法智慧,因而有不少规则创新之处。例如,确立了合同诉讼管辖的法定履行地规则,明确了未参加一审的第三人有权申请参加二审程序的规则,首次确立了客观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确立了当事人和证人言词证据真实性的宣誓规则,区分了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中原一审原告撤诉的条件和效力,明确了重复起诉的判断规则,确立当事人恒定规则,明确了对小额诉讼判决不服的再审救济规则,确立了执行转破产的程序规则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