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治论坛 -> 调研成果

甘南县假劣质种子案件特点及原因

  发布时间:2015-06-18 09:33:10


    2002年至2015年甘南县人民法院共受理涉农假种子案件400余件,5.8万亩,占民事案件总数的2.1%,占全县大田耕地总数的2.1%。据统计,通过农委等有关部门,案外协商解决的劣质种子纠纷,远远高于诉讼案件及标的。

    通过调研分析,该类案件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涉案地域之广。甘南县下辖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有7个乡镇36个行政村,存在涉农假劣种子案件,涉及农户400余户,5.8万亩。如2002年夏季甘南县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坑害农民甜菜假种子案件,涉及4个乡镇一个农场,受害农户200多户,面积2874.1亩。二是涉案金额之大。自2002年至2015年,甘南县共发生涉农假劣种子案件400余件,耕地面积5.8万亩,主要是经济作物甜菜和粮食作物玉米,平均每亩按500元损失计算,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000余万元。三是受害区域集中。此类案件一旦发生,受害区域相对集中。假劣种子大多是旺销种子,农民往往集中购买,导致受害区域较集中。甘南县受灾区主要集中在双河农场、长山乡、宝山乡、兴隆乡、兴十四镇、甘南镇等地。2015年甘南县种植“南北7”玉米共10万亩,集中在宝山乡、兴隆乡、兴十四镇,由于种子出牙率低等诸多因素,有5万余亩毁种;2014年玉米案件,重灾区是兴十四镇。全县共发生玉米种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66件,主要集中在兴十四镇的兴武村六屯、七屯,60农户,3000亩耕地。四是维权难度之大。不能第一时间维权。种子出牙率低,农民发现后,还要看看一起种植的左邻右舍,情况一样才一起找种子经销商,在协商赔偿未果的情况下,才找农委等相关部门寻求解决,由于时间原因扩大了损失。有些农户不知如何维权。如果在种植中期发现该种子抗病能力差、长势与种子说明不符,在自己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才开始找农委等相关部门。更有甚者,有些农户不知如何维权等到秋收后(粮食收割到场院),开始找相关部门讨说法,农作物长势、亩产量测产等主要证据灭失,无法维权,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鉴定种子的真劣费用昂贵。种子真伪质量的鉴定,最低到省农科院种子质量检测站检测鉴定,鉴定费用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几十万,有些农户一下子拿不出昂贵的种子鉴定费,无奈便选择放弃;有的只好找市级以上农业技术部门测量单产量,对农户进行补偿,这实际是减少了对农户的相对补偿,甚至使经营销售假劣种子业主逃脱了法律制裁。维权之路漫长。一般情况下,首先是农户和经销商协商未果,再找农委等相关部门,解决不了了才到法院起诉。法院立案后,正常程序,平均一个案子从案发到判决下来,最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有的农户被拖得精疲力竭。

    分析产生的原因:一是法治观念淡薄:种子经销商往往法律意识淡薄,认为经销假劣种子,没什么大事,一旦出了问题也就是破财免灾,赔点钱了事,大不了白干一年。由于这种错误思想认识,导致悲剧不断发生。《种子法》明确规定,种子经营必须完全遵照种子法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经营,坚决不允许经销假冒伪劣种子,否则不但要受到经济赔偿,而且还应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11月份甘南县种子公司长山分公司经理晁某从《中国种业》、《种子信息》杂志上看到出售甜菜种子广告,便电话与河北省永年县蔬菜种苗中心经理顾月奎联系后。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莙荙菜籽1.5万斤(当地俗称君子菜,以前叶根人吃,现在是喂猪饲料),致使甘南县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坑害农民甜菜假种子案件,震惊了整个齐齐哈尔地区,晁某不但坑农害农,而且还换来了牢狱之灾。二是存在侥幸心理:跨区域经营,种子经营业主不顾我国《种子法》明文规定,作为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方能出售的特殊商品,没有我省审核批号的种子是不能在本地出售。无论已审核地与种植地自然条件如何相似,决不允许该商品在此地销售。由于种子经销商心存侥幸和所谓的冒险机会主义思想,导致农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甘南县某种子商店,经营“新实69”玉米种子,该种子是内蒙古自治区审定为合格种子,经销商仅凭借甘南县与呼伦贝尔市只一豪(金界豪)相隔,认为是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地域,并且积温接近,致使甘南县兴十四镇的兴武村六屯、七屯,60农户,3000亩耕地,受灾减产,案外协商解决的受害农户远远高于此数。今年春,龙丰种子商店从吉林省榆树市丰泽种业有限公司,购进“南北7”玉米种子50余万斤,造成甘南县4个乡镇10余万亩耕地受害,5万亩耕地毁种的惨痛损失。三是利欲熏心铤而走险:经调查分析,种子经销商经营假劣种子或者是经营禁止跨区域种子,无非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丧失经销假劣种子会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的良知,把《种子法》明令禁止的法律法规置之于脑后,置做人的良知和法律底线与不顾,利欲熏心给农民生产生活人为地照成巨大损失。2001年12月18日,晁某在没有看到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检验合格证等种子生产经营有效证件的前提下,以每市斤1.2元明显低于市场购进价格每市斤4元,冒然购进1.5万斤甜菜假种子,私自标明种子纯度、芽率、净度、水份等说明,添写所谓的甜研303加盖河北永年县蔬菜种苗开发中心的章。以零售价每市斤2.5元、3.3元不等的价格比正常进价都低的价格出售给长山乡、平阳镇、兴隆乡、甘南镇等地农民,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四是农民贪小便宜吃大亏;俗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由于农民贪图小便宜,吃了大亏导致悲剧发生。2001年,甘南县长山乡、甘南镇、音河镇、宝山乡、双河农场的200多户农民,以每市斤2.5元、3.3元不等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1倍还多,当时市场价格最低每市斤8元,农民贪图小便宜,最终吃了大亏,导致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丰收梦想破灭,辛辛苦苦白忙活了一年,还对簿公堂,家庭的经济、精神都受到巨大的创伤,悔之晚矣。五是检测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全县种子经销业户200多家,品种多而杂,检测设备和手段滞后,尚未形成监督检测的快速反映机制。如种子真伪质量的检测,最低到省农科院种子质量检测站检测,最快得30左右天时间,才能出结果,实效性很差。再者,每年春季开展有农委、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金盾”护农行动。虽然查处和整顿了一些违法经营业主,但是有些不法经营业户不知采取了什么手段,都逃过了执法人员的检查,甚至屡查屡禁不止,使一些假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导致坑农害农事件的不断发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