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规划建设的发展,不少房屋面临着拆迁,房屋作为重要的财产,其归属的背后往往涌动着亲情与利益的纠葛。日前,甘南法院审理了一起亲属间争夺房屋权属的纠纷,最终通过法官的巧妙调解,双方握手言和,重塑亲情。
原告王某本是被告白某的姨夫,十年前,白某为了生计投靠王某营生,王某碍于亲情,给了白某不少帮助,还将一栋座落在乡直的民房交与白某居住至今。几个月前,双方却因生活琐事发生了口角,王某就觉得白某忘恩负义,一怒之下,一纸诉状将白某告上法庭,要求判令白某返还居住的房屋并给付租赁费。白某亦不示弱,认为王某出尔反尔,明明是将房屋有偿卖给了自己,眼看乡镇拆迁建设有利可图,就索要房屋,实为报复。双方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经过庭审质证,查明了诉争房屋实际上是王某从案外人李某手中购得,有买房协议,却至今未办理过户手续。白某居住至今,只交付给王某4000.00元钱。王某所称白某租房却没有租房合同,白某所称房屋买卖也没有协议,而且4000.00元也与房款存在较大差距。明眼人一看都明白,案件若是最后贸然判决,双方都不会占到便宜,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双方的亲情。于是法官从双方冲突的原因出发,耐心调解,并找到白某的岳父一起做双方的和解工作。经过几次交谈,王某坦诚若不是白某无端骂了自己,也不至于诉诸法庭“给白某点颜色看看”,白某亦表示自己太倔,因为喝了酒,一点小事吵吵起来,无心的骂了王某。最终经过法官析法明理以及白某岳父的说和,白某诚心向王某认错道歉,王某原谅白某,做出了撤诉决定。房屋继续交予白某居住,双方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