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体生活

感怀母亲那一缕牵挂

发布时间:2012-05-05 14:22:33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草木孕育着希望,虫鱼企盼着灵动,春的繁华呼之欲出,这样的季节,闪耀着它独特的魅力,令人着迷。风还在吹,但冷冽之势已然退去。夜舒展着寂寞,寂寞装点着飞扬的思绪,母亲那一缕牵挂悄然爬上心头。

  来北京已八月有余,母亲的牵挂陪伴我度过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它安静地躺在内心深处一个温暖的角落里,孕育无穷的力量,指引我前行。母亲勤劳、朴实、善良,为这个家,她付出的几乎是她的全部,在家的日子,她的手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我对母亲的这种付出,一度不能完全理解和尊重,认为母亲只做不说,太傻。在我眼里,她还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我求学在外,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想晚去学校几天,她一定会催个不停。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母亲的认可度也与日俱增。工作后回家过的第一个春节,明显感觉到与以往不同,催促之意消失了,不舍之情浓郁了,临行,她千叮咛万嘱咐:“你从小就爱生病,一个人在外一定要注意身体,离得太远,不然还可以照顾你。”嘴里还不停地叨咕着:“一个女孩儿去那么远,有个什么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咋办……”母亲殷切的眼神,衷心的叮咛,照顾和提升着我的每根神经,仅仅半年之隔,仅仅是从学校到参加工作的变化,母亲好像老了许多,“母爱、平凡而伟大、任劳任怨、无私、无畏……”这些词瞬时悉数出现在脑海里。

  记事以来,从书籍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认识的母亲,不计其数,讴歌母爱也是入学的第一课,写这种文章,简直是顺手拈来,该项技术早已炉火纯青。然而,这么多年来,我却是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这些话的分量,长期盘踞在脑海中的理性的母亲形象,顷刻间瓦解,我震惊了,也哽咽了。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真的开始变老,二十几载,为我遮风挡雨,劳心劳力,现在的我,不能再躺在他们的翅膀底下享福,而要让自己变成他们的山。

  生活有时会美到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它展开它狰狞的面孔,会让人无招架之力,这便是真实的人生,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母亲的牵挂,我念或不念,它就在那里,伴我远行,给我勇气,笑对人生种种。(作者:肖凤特)

  

文章出处:北京法院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