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甘南法院整合资源贯彻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13-03-21 11:01:45


甘南县人民法院在贯彻省市法院工作会议精神中,确定了“资源大整合、人员大调整、服务大发展”新的工作思路。引领干警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凝心聚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法院的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中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促进甘南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资源大整合。紧紧围绕“三化建设”和市中院确定的创建“三个一流”的工作目标,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和中层干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坚持统分结合,运转协调的原则, 按照思路大谋划,工作大手笔,资源大整合,实现大发展的整体思路,打破庭室界限,整合审判资源,搭建成长平台,推动法院科学发展。经党组研究决定,增设兴十四巡回法庭、小额速裁法庭、大调解中心等5个内设机构,重新组建刑事审判组、民事审判一组二组、行政审判组、立案再审申诉复查组、审判监督组、执行组7个审判工作组。

按照市委提出的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目标,增设兴十四巡回法庭,主要解决兴十四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土地流转等案件的审理,加大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劳动权、收益权、教育权、就业权的司法保障,实现依法服务“三化”建设,保障流转人口的合法权益。

人员大调整。 坚持职责明确,分工明确;一专多能,综合提升;专兼结合,以老带新的用人和工作导向,对部分人员进行调整。对27名副科级以下干警进行了调整,每人都身兼俩职以上。不但配齐配强各庭室的工作人员,较好地解决了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使年轻干警得到了跨庭室的锻炼,有效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的作用,推行以老带新“一带一”结对子的新的工作方法,加速提升年轻干警的综合业务素质,力争实现“一带一”结对子“对对红”的工作目标。 他们还积极发挥党组成员表率和带动作用,制定了党组成员与4个法庭建立联系点制度。主要是把县委精神和党组决议贯彻落实到基层,同时对法庭基层基础建设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帮助实现法庭科学发展。

服务大发展。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工作目标,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司法保障要求、司法服务需求、司法权力追求去落实为民之举、便民之措、利民之效。一是继续深化司法为民措施。立足为民,进一步畅通绿色诉讼通道。认真落实省院制定的《立案便民指导意见》、《司法便民30条措施》和市中院制定的《保障大项目建设十条司法措施》、《服务保障中小企业发展十条司法措施》等便民措施,进一步加大便民、为民、利民司法服务力度。贯彻落实巡回开庭、上门开庭、预约开庭、“假日法庭”等便民为民制度;对涉及老、弱、病、残当事人的案件做到优先立案或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等便民措施,千方百计方便群众诉讼,最大限度赢得群众满意。二是深入开展服务群众活动。扎实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街道、进村屯、进学校、进机关的六进服务便民活动。成立兴十四巡回法庭、小额速裁法庭和维权巡回法庭,推行繁简分流、速裁办案,提高了办案效率,既让老百姓有理可讲,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法律服务维权活动。维权法庭的法官们不畏严寒,进村入户开展上门送法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他们还充分利用农贸大集人员集中的便利条件,在农贸大集上通过现场立案、提供法律咨询和发放妇女权益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单等法律服务和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同时,他们还对确实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案件,“维权巡回法庭”深入农户家中上门立案和开庭。据统计,已开展“如何维权反家庭暴力”妇女培训班3期,为农民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立案7件,发放法律宣传单3000余份。        

 

 

甘南县人民法院(苑平 李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