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是男耕女织,男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三纲”都是男人的权;“三从四德”都是对妇女的限制。这样的制度延续了几千年,据说到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民主解放思潮涌起,在封建思潮和国外先进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一夫一妻”制逐渐被人们接受,最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我想还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祛除“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一个男人一生只拥有一个女人时,这个女人才显得弥足珍贵,妇女在家庭的地位才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变化只有在知识分子家庭才明显一些,因为知识女性思想解放的速度快,要求民主的欲望最强烈。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1949年3月成立全国妇联;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将“一夫一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54年男女平等原则入宪法等等,一些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制度出台后,妇女的权益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的重视,但是绝大部分妇女还是没有走出家庭。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才走出家庭,走上工作岗位,同男人一样挣钱养家。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转化到家庭可以说是“挣钱多少决定在家庭中的地位”,个别女性不但翻了身,还给男人们制定了现代社会的所谓“新三从四德”(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命令要服“从”,老婆讲错要盲“从”。老婆化妆要等“得”,老婆花钱要舍“得”,老婆生气要忍“得”,老婆生日要记“得”)。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我们要求的平等不需要建立在男人的痛苦之上,我们要的是话语权、受尊重,此外,从生理差异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受保护。
妇女解放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波,有巨大的变化,但是解放的不够彻底,即便在今天,在家庭中受到压迫、在社会上和工作岗位中受到歧视的女性仍有很多。作为工作在岗位上、生活在家庭里的女性,我最知道现代女性的艰辛。一样工作,但工作之外女性要比男性承受的家庭压力大许多,孩子的生育、抚养、教育问题;老人的赡养、生病护理问题;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问题等等。可想而见,女人真的很不容易。在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呼吁作为妇女之友的男同志们关爱身边的女性;祝愿伟大的女性同胞们,永远年轻、漂亮!